当前位置:首页 > 病虫防治 > 正文内容

玉米条纹病打什么药?

yyzn_admin5个月前 (06-14)病虫防治41

大家好,今天回答玉米条纹病打什么药防治这个问题?玉米条纹病,又名玉米矮花叶病,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。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,除为害玉米外,还侵染高梁,谷子等作物及杂草。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苗期受害严重,有的从叶尖,叶缘开始,出现紫红色条纹,最后干枯。玉米矮花叶病的最初毒源来自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。防治这种病抓好喷药预防控病,在植株封行期,最晚在病害才开始发现时喷药,喷施百分之三十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,或百分之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。百分之二十喹菌酮可湿粉剂1000倍喷施2至3次,隔7一15天一次,交替喷洒,效果更好。

谢谢大家观看,关注加点赞。

根据农业部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,玉米条纹病全称为玉米条纹矮缩病,又名玉米粗缩病。这种病害对玉米的影响很大,一般可以造成玉米减产二到三成,严重的达到五成以上,甚至绝收,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种病害的发病规律,然后采取适合的防治措施,下面我们具体介绍。发病规律: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。这种病毒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播的,病毒在大麦、小麦等植物上越冬,也可在灰飞虱体内增殖和越冬,等玉米苗出土后,病毒通过灰飞虱传染到玉米苗上。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,10叶期以后抗病性增强,即使受侵染发病也比较轻。玉米出苗至5叶期与灰飞虱迁飞高峰相遇,发病严重,所以玉米播种期对玉米发病影响很大。

防治措施:选择避开病毒播种期为重点,选择抗耐病玉米品种,结合化学防治控制昆虫传毒的综合防治策略。

首先,选择安全播种期,尽量不要麦田套种玉米,避开玉米感病期,夏玉米在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盛期以后播种(6月上旬以后播种)。结合田间定苗,及时拔除田间病株,集中烧毁或深埋。

其次,每100kg玉米种子用10%吡虫啉125-150g,或70%噻虫嗪可分散粉剂200g拌种,对种子进行消毒。

再次,在灰飞虱多的地块、粗缩病发病重的地块、玉米苗龄在10叶以内的地块,可使用5%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-500倍液,防治灰飞虱传播病毒;也可使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,或25%噻嗪酮·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g,兑水30千克,均匀喷雾,每隔5---7天防治一次,连续防治4次。

综上所述,防治玉米条纹病要了解玉米条纹病的发病规律,提前采取措施防治,能够有效减少玉米条纹病的发生,避免玉米减产。

玉米穗腐病是什么意思?

玉米在种植生产当中,由于播种质量差,或各项管理不到位,在整个生育期,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害,虫害防治不及时,使害虫损伤根部及蛀食植株秆叶,又为很多病菌侵染增加了侵入途径,致使玉米病害增多加重,如玉米瘤黑粉病、丝黑穗病,破坏雌穗,形成黑粉,不能结籽或部分结籽,造减玉米减产;玉米顶腐病、茎腐病,会造成植株不同程度的死亡,引起玉米减产;玉米粗缩病、矮花叶病,发病重的植株不能抽雄结穗,或抽穗而不能结籽粒,也会造成玉米减产;还有玉米穗腐病。

在玉米病害当中最严重的是玉米穗腐病,因为穗腐病的玉米籽粒已发生霉变或质腐,失去食用价值,人和动物食用会危害健康,因此在收获时要单独分开早点处理掉,以免脱粒带入其中病菌潜伏,在储藏时引发完好颗粒产生霉变。

一,玉米穗腐病症状表现:玉米穗腐病主要在灌浆后期至籽粒成熟这段时间,整个玉米棒都可侵染发病,多数在顶部,也有中部和底部侵染发病的。

最直观的判断是病部外面的苞叶颜色暗褐或黄褐,且有黑霉点,潮湿时变色的边缘有灰白色或黑灰色霉层,剥开苞叶,颗粒缝隙处为白色至灰白色霉层,颗粒顶部为灰白色或黄褐色或暗黄等色,中下部为暗褐色、暗灰黄等色。

用手剥粒,粒与棒芯黏合力很小,基本脱离,有些因高湿、病害侵蚀重的病部里层苞叶,紧贴在病颗粒上,很难剥离,病害严重的病部棒芯,也会腐蚀变软。

二,玉米穗腐病病菌及发病规律:玉米穗腐病可由一种病菌单独侵染或多种病菌复合侵染,主要有镰孢菌、腐霉菌和细菌,在侵染循环上又与苗期病害、玉米顶腐病、茎腐病等有关。

穗腐病病菌,随种子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成为来年的初染源,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,借风雨或农事从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,危害穗粒。

高温多雨、土壤湿度大,是穗腐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,虫伤或其它裂、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。连作、玉米秸秆连年还田的地块及免耕地块发病重,同时种植密度大、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。

三,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措施:①选抗病品种、对种子“包衣”:

选好品种是防止和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,选用抗病虫(瘤黑粉、丝黑穗、茎腐、穗腐)、坚秆抗倒、耐密植的“包衣”种子品种,无包衣的抗病品种必须包衣后再进行播种,包衣时用单纯的杀菌剂包衣,防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,应选用防治效果好的种衣剂如3.5%的咯菌.精甲霜,或生物种衣剂ZSB包衣,对防治玉米多种病害效果很好。

②,轮作倒茬、深耕土壤:

轮作倒茬,既可以避免因连作种植带来的养分失衡,还可降低穗腐病菌及害虫在土壤里的基数积累,减少害虫虫口和穗腐病菌的侵入途经,降低病害。

年前秋作物收获后,要清理掉残败秆叶,然后深耕翻土30~35厘米左右,改善土壤的性状,有利于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育,提高抗病虫能力,同时通过深翻地冬季冷冻,可加速土壤中病残体的腐烂,使穗腐病菌死亡,使害虫卵被冻死。

③,土壤消毒、合理种植:

玉米播前在浅旋耕的同时,可用50%多菌灵120克和40%辛硫磷0.5千克,拌成毒土30千克撒施,防治病害杀死土中害虫,以降低病害和减少虫伤口。播种时根据地力状况、品种及降雨多少(或浇水条件),要注意合理确定每亩的亩保留株数,大概在3000~4000株/亩之间,如果太密,通风透光不良,降雨后散湿慢,容易使湿度增高,在高温条件下会引起穗腐病发生。

④,加强管理、防治病虫:

玉米生长的中后期,在追施“壮秆攻穗肥”、防植株早衰“攻粒肥”的同时,就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,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玉米瘤黑粉病、丝黑穗病,以及玉米顶腐病、茎腐病等病害,防止循环侵染玉米穗部,同时有针对性的防治虫害,如蚜虫、红蜘蛛、玉米螟(钻心虫),减少虫口,拦截病菌侵入途径。在喷施杀虫药的同时,可混兑50%多菌灵,或80%代森锰锌,或井冈霉素等,可降低穗腐病。

在高温多雨季或连天阴雨后,若有积水,要及时排除,以免积湿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时,引发病害,尤其玉米快要成熟这段时间,多事之秋雨水多,是玉米穗腐病高发期,更应引起注意。

⑤,及时收获、及时剥皮和晾晒:

玉米穗腐病在籽粒成熟后,如果不及时收获,降雨多湿度大时也易发生,收获后如果堆放太厚,里面潮湿闷热,也易发病,所以堆放不要太厚,应及时剥掉苞叶,苞叶剥掉后,也不能堆放集中,过于集中太厚,也易发病,应摊开常搅动晾晒,待水分降至40~50%时,即可用网袋或钢丝网或其它通气通光的东西带芯装入,放在通风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漫慢风干。

以上是玉米穗腐病病菌发生的规律、发病的症状以及防治的措施,由于穗腐病复合病菌多,很难有针对性,因而主要要以预防其它病害、虫害为主,减少复合多菌侵染,降低虫口侵染途径,减少病害。

通俗的讲玉米穗腐就是玉米果穗发生腐烂,1、玉米在灌浆完成后或者收获后,遇到连阴雨,或者虫害严重,或者苞叶损伤,或者是脱水比较慢的品种,容易发生穗部腐烂,这种多是发生在广西,云南,贵州西南部,四川川西地区,主要是有多种镰孢菌、青霉菌,黑曲霉菌侵染造成的; 2、防治方面没有太好的办法,选择硬粒型抗穗腐品种,收获后及时晾晒。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大棚辣椒虫害的防治方法

大棚辣椒虫害的防治方法

病虫害防治:大棚蔬菜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,会使蔬菜的病虫害日趋严重。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大棚蔬菜栽培成功的关键。 1、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、疫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青枯病、根腐病等,药剂用杀毒矾、代森锰锌、粉锈灵、农用链霉素、...

感染途径名词解释

感染途径名词解释

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、繁殖,并且也适应在宿主机体外的自然条件下暂时存活,尔后再侵入一个新宿主,循此世代绵延,以维持病原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的存在。此种更换宿主的过程,在流行病学中称为传播机制(mechanism o...

农村种西红柿防止病害落果什么季节打药打什么药

农村种西红柿防止病害落果什么季节打药打什么药

防止西红柿落花落果:  1.施肥:西红柿喜肥,重视施钾肥,基肥最好用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等。追肥要在坐果前薄施,挂果后重施,分次追肥。当一穗花开花3~4朵时,可用西红柿灵等进行保花保果。  2.浇水:开花结果期,植株生长需水量较多。缓苗期...

羊肚菌虫害特别严重怎么处理?

羊肚菌虫害特别严重怎么处理?

羊肚菌的害虫主要有跳虫、菌蚊和蛞蝓,这几种虫都喜欢吃羊肚菌的菌丝,特别是跳虫危害羊肚菌菌丝最严重,跳虫体积很小,肉眼很难看见,一般在播种后10多天都会发生,主要是由跳虫的成虫飞来产卵,繁殖的小幼虫,幼虫潜伏在土壤中专吃菌丝,数量多,繁殖快,...

林场的白桦树每年都会枯死几棵,为什么?

林场的白桦树每年都会枯死几棵,为什么?

很高兴为大家分享白桦树的种植经验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 茂密的白桦林,是一道自然生态风景线,穿山公路道路两边的白桦树,挺拔舒展的身姿和独具特色的纯白为山林增加了一抹亮色。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-4100米的山坡或林中,适应性大,分布甚广,...

何如做好冬季柑橘果园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?

何如做好冬季柑橘果园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?

眼下正是柑橘类水果成熟上市的旺季,要注意及时做好黄龙病树清除、柑橘木虱防治和果园清园的工作。 一、及时做好柑橘黄龙病树清除工作 黄龙病是柑橘产业的头号敌人,暂未有药剂防治,但并不可怕,只要我们认真贯彻“早发现、早砍除、严治理”和 “预防为主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